|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364|回復: 1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要替代孩子的思考

[複製鏈接]

0

主題

0

好友

359

積分

中學生

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奮斗
    2021-10-7 10:50
  • 簽到天數: 927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1319
    威望
    359
    主題
    0
    樓主
    發表於 2012-5-3 23:16:30
    对~让孩子去选择自己要走的路~我们只能是引导啊~

    70

    主題

    15

    好友

    716

    積分

    高中生

    户外爱好者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5-10-29 17:29
  • 簽到天數: 228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3
    金錢
    161
    威望
    716
    主題
    70

    回文勇士 男生勳章 文明人 文章勇士 中學生 簽到勳章 高中生 簽到達人

    沙發
    發表於 2012-5-3 21:02:20
    本来我们给予孩子思考的空间就非常有限。因为在学校这个大环境里,孩子是不需要思考的。
      
      在学校,试卷上的标准答案已经不再需要孩子思考,相反,只要孩子能够记住并背出来就行了,因此,我们孩子所接受的教育是“词典式教育”,但是,人脑记忆的储存量怎么能够比得过电脑芯片或是书架上的那本词典呢?等到孩子上了高年级,需要更多的是揣摩,揣摩出卷老师的意思,比如说阅读理解和作文,揣摩也是不需要思考的,只要看着“脸色”写出来就行,久而久之,孩子也就丧失了思考的能力。
      
      在家庭中呢?不说很多家长为了孩子的分数,经常性地会对着有疑问的孩子说,你想(问)那么多干什么,你只要记住这个答案就行了嘛!——这样的语言,从此也就扼杀了孩子的思考能力。还有的家长,也就是我本文想说的家长,表面上看来是给予孩子思考空间的,但实际上,往往会很自然地把自己的思想或愿望强加到孩子身上,从而抑制了孩子的思考。比如,家长会问孩子:这个菜很好吃,是不是?孩子会怎么回答呢?说好吃,父母一定会很高兴,如果说不好吃,那就有些风险了,万一惹得父母不高兴怎么办?前不久我家就发生了这么一个场景,我父亲从厨房出来,对着我儿子和我姐的女儿问,这个菜很好吃,是吗?面对着满怀期待的外公,我们家两个孩子居然对着我父亲说,外公,你希望我们的答案一定是好吃!——虽然是个玩笑,这里面隐含着家长对所希望获得某个答案是有主导倾向的,而且,即使没有主导倾向,但也只有“是”与“否”的两种答案可供选择,孩子就像在做一道答案几乎已被告知的选择题。
      
      这样主导式的问话在我们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这次爸爸妈妈带你出去旅游,开心吗?比如,这件衣服你一定很喜欢,是吗?比如,这个小朋友很不好,是不是?等等等等。
      
      上个月,我儿子的小学班主任给我儿子介绍了一个小学学长,这个学长刚从哥伦比亚大学毕业。大家相聚认识聊天之后,回家路上儿子问我们,你们觉得这个学长怎样?我和他爸就brabrabra评价了很多,讲着讲着我突然觉得儿子回来后经常会针对某件事问我们这句话的。于是,我就又开始八卦了,他说,在美国他的生活环境里,父母问孩子,老师问学生,都是用这样的方式问的。比如春天华盛顿特区樱花节的时候,接待家庭一家五口和我儿子一起去看樱花,晚上回到家吃晚饭的时候,爸爸妈妈会问孩子们,今天你们觉得怎么样?接下来,四个孩子抢着表达他们的感受,这些感受都带着非常复杂的情感色彩,而且是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上不同思维层面上的情感表达,——这些绝非是一个“是”与“否”能够涵盖的。
      
      是的,如果父母亲问孩子,今天去赏樱花你们开心吗?孩子们只能回答,开心或者是不开心。(如果这时候父母还忘了问一句为什么,那么孩子彻底地被抑制了。)如果父母亲问孩子,今天去赏樱花你们感觉怎么样?孩子就会有N种感觉可以回答父母,这些感觉都是需要孩子经过亲身感受、反复思考后才能用语言表达的,所以,不要责怪我们的孩子不会写作文,或者说只会写“草纸作文”,因为在生活中,我们家长常常无意中剥夺了孩子思考的能力,因为不需要思考,孩子也不再需要去感受,去表达了。
      
      经常可以听到家长在抱怨自己的孩子不肯动脑筋,其实并不是孩子先天就不肯动脑筋,就是因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以这种主导孩子思想的方式对待孩子,以至于孩子都不再需要学会表达自己或者揣摩着家长的意图进行回答,也就是说,家长替代了孩子的思考,这样的话,孩子不愿意思考也就是件很正常的事了。
    一切皆有可能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11-17 02:01 , Processed in 0.02607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