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尝试实施“家庭建设工程” [打印本頁]

作者: mao19881113    時間: 2012-5-3 21:04
標題: 尝试实施“家庭建设工程”
首先,不要对孩子玩游戏的行为进行定性和上纲上线,有些词汇不要轻易对孩子说,比如说网瘾、戒瘾,不要和什么毒瘾之类的相提并论,更不要用流行的但很残酷的明摆着就是把孩子废了的医疗戒瘾手段去吓唬孩子,要知道,孩子没有撞到“南墙”的时候,是不知道回头的,这是他的年龄特征。
  
  真是撞了“南墙”了,大多数也就毁了。也就是说,家长尽量少说和不说这些词汇,避免这类促使孩子想撞“南墙”的心理暗示。
  
  其次,不要打骂,这些都是没有用的,能用打骂一次换取一次玩游戏的机会,这笔交易对孩子来说绝对合算和有诱惑力,这是用皮肉之苦换来精神上的愉悦,孩子愿意这么做。孩子心里很清楚,爸爸妈妈能把他打成什么样?打成残废了,爸爸妈妈还得养他后半生。所以,孩子对打骂是不在乎的,除非家长能保证一辈子就打一次,可能这一次会有用。
  
  再次,不要做拔掉网线、锁上书房门或者索性不买电脑等傻事,这些行为是在用无声的语言把孩子往家门外推,家门外的网吧可是如狼似虎地等着呢,无良的商家哪有道德底线可言?纸尿裤、方便面都准备着让孩子彻夜通宵地玩,“未成年人不得入内”,这句话是骗家长的,所以,家长千万不能无意中自己把孩子往火坑里推。
  
  当家长管好了自己的嘴和手之后,就开始实施“家庭建设工程”吧。
  
  1、建立家中的趣味性。学校很无聊,孩子们都知道,只是不敢说而已;作业很无聊,反反复复抄写那些已经学会的东西,只是有时心不在焉会写错而已;家里更无聊,孩子想做什么,爸爸妈妈都会反对,而且没有理由,所以,跟父母无话可说只不过是孩子不想和他们说话而已。所以,家长不能让孩子觉得家里无聊。
  (1)建立饭桌文化。晚上吃晚饭的时候大家一起聊聊天,孩子可以聊聊学校的事儿,家长可以聊聊天文地理历史、时局政治和家长喜欢讨论的知识。关于饭桌文化,我记得有个美国作家曾经写过类似的文章;
  (2)设立家庭新游戏。高雅的如围棋、象棋、桥牌等,通俗的如五子棋、军棋、算24点等等。其实这些游戏也可以让人走火入魔的,不亚于网络游戏。让孩子在这些游戏中获得和网络游戏一样的成就感,孩子很快会转移他的注意力;
  (3)建立家庭文化氛围。爸爸妈妈可以在网络上下载一些电影、动画片等等,和孩子一起观看。
  (4)培养阅读习惯。这是在帮助孩子建立精神世界,阅读可以让人远离荒诞、远离无知,建立理性的思维。一个具有理性思维的孩子,是不会随心所欲、为所欲为的。
  
  2、培养孩子的危机感。孩子如具有危机感,他必然会有自控能力,会意识到自己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独生子女的政策,使得这一代孩子在丰衣足食之后,已经不再具备危机感了,孩子把家看成了他一辈子可以躺在里面的“保险箱”,家长有义务打破这个“保险箱”,打破之后,孩子才会认识自己必须有一技之长的重要性。
  (1)不能溺爱孩子,凡事包办。家长包办的直接结果就是孩子对自己不负责任;
  (2)不要让孩子感到家庭富有,吃不完,用不完,他就可以不学无术,长大后还准备“啃老”;
  (3)告诉孩子,父母只能抚养他到18岁,18岁后自己负责养活自己,假如考上大学,父母可以支付上学费用。这对孩子来说有点残酷,但至少让他明白,长大了得依靠自己。
  
  3、增加团队活动。孩子在成长期,让他感觉到非常难受的是,身体得不到舒展,被压抑的情绪得不到释放。孩子需要有身体和思想间的碰撞和接触,需要有大量的运动来消耗掉积聚在身体内的能量,需要呐喊需要释放自己,假如没有这些,他也就只能在网络游戏中发泄了。
  (1)几个家庭之间可以组成团队,每次由一对家长带着,轮流带孩子到户外去玩,最好不要到家里,到了家里孩子自然都聚集在电脑前。户外活动,既让孩子舒展了筋骨,还让孩子懂得团队活动中的规则。其实孩子是很容易满足的,比如轮滑,他可以用同样的动作,以同样的速度,绕着同样的圈,一遍一遍地滑,从不厌倦。
  (2)让孩子进行正规体育训练。这个比较实用,既可以学到专业能力,又能在训练中让孩子体会到持之以恒的精神。
  (3)经常组织一些小型的Party,这是针对现在沉迷在网络中的孩子不善于在现实生活中沟通交流而设的。家长可以提供场所或是到野外去,让孩子们在一起玩,或者家长可以让孩子们表演一段小话剧,大家一起唱唱歌等等,假如家长能够做到像“老鹰抓小鸡”中的老母鸡一样和孩子们疯玩,孩子们怎会沉迷在网络游戏中?
  (4)建立同龄孩子家庭之间的比赛活动。家长所要做的就是把活动安排得像回事儿,然后,家长作为观众和后勤人员,只需提供喝彩和饮料,不要评头品足。
  
  一周七天,孩子周一至周五要上课,放学回家后要写作业,吃晚饭,洗澡,睡觉,剩余的时间家长和孩子聊聊学校的事儿,玩玩棋类或者其它事情,睡觉前阅读半个小时书,五天很快就过去了;周六周日可以安排一天上什么培训班(我不主张学的),晚上在家看看电影或是动画片,再安排半天写作业,还有半天就可以让孩子去踢球、玩轮滑、或是家长组织出去野外去疯玩,疯好回来筋疲力尽,吃晚饭时一定还要求爸爸妈妈下星期是否能继续,晚上睡觉前读读书,没多少时间就会进入梦乡,满心期待着下星期的到来……这样的孩子怎么还有可能还有时间和精力惦记着上网玩游戏?即使想起来了,玩玩也没有关系,爸爸妈妈工作很累想调节心理时不也会上网玩玩的吗?
  
  在这过程中,家长不应该是管教人,孩子也不应该是被管教人,家长和孩子一起,耐心地一起来把这壶水烧开。

作者: paperwuxi    時間: 2012-5-4 01:35
很有必要性啊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hkcdnweb.store/)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