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思論壇
標題: 清兵背上的“兵”与“勇”有什么不同? [打印本頁]
作者: BAXIA 時間: 2012-10-20 13:28
標題: 清兵背上的“兵”与“勇”有什么不同?
经常在有关清朝的书籍、文章或影视剧上看到“兵”和“勇”二字,但很多人对这两种标志并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史载,“兵”是清代国家的常备武装力量,包括八旗军和绿营军。八旗军分为满八旗、蒙八旗和汉八旗,这些都是大清的正规军,直接隶属皇帝,八旗兵为世兵制,在16岁以上的八旗男性子弟中挑选。“余丁”和不满16岁的“幼丁”,可以挑补为养育兵,即预备兵。
绿营军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而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是清入关后改编和新招的汉人部队。这种军队以绿旗为标志,以营为建制单位,故称绿营兵,也叫绿旗兵,简称营兵。
八旗军同绿营兵虽然使命相同,都是保家卫国,但主次不同,朝廷倚重不同。按朝廷的定制,八旗兵大部分卫戍京师,为国家精锐部队,掌管京师安全;绿营兵则遍布全国各地,数量要比八旗兵多几倍乃至几十倍。通常影视剧上浩浩荡荡的清代大军都是绿营兵。
满清入关以后,绿营兵日渐取代八旗兵的主要地位。清朝建立不久的康熙年间,力图以和为贵,于是军备废弛,萎靡不振。八旗兵丁一劳永逸,长期处于养尊处优的地位,以至于三藩起事临阵磨枪亦难振军威,故镇压三藩之功实属绿营兵。雍正登基后,立

志彰显满军尚武精神,乃三令五申“八旗为满洲根本”,大动干戈,整军治军,终于使得士气大振,维护了当时的国家统治。
“勇”与“兵”相比,就是后娘养的了。雍正、乾隆朝后遇有战事,若八旗兵和绿营兵不足用,则就地取材,临时招募乡勇组成军队,战事完了后立即解散,不是国家正式的军队。直到清末太平天国时,曾国藩才改非正式的乡勇为练勇(即湘军),定兵制,发饷粮,称为勇营。从此,“勇”基本代替了“兵”,成为国家的主要军事力量。勇营的特点是拿国家饷的私募武装,所谓“兵为将有”,士兵和军官只忠于自己的长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作者: Lzx1720049 時間: 2012-10-20 17:01
原来是这样的啊
作者: darren_lamm 時間: 2012-10-26 11:27
涨知识啦!
作者: 657722195 時間: 2012-10-27 13:01
兵是国军- -勇是私军
作者: zhguan1983 時間: 2012-11-7 17:12
心口一个“勇”,背后一个“死”——敢死队
作者: liuqiqi0798 時間: 2012-12-8 11:59
士兵和军官只忠于自己的长官,不直接效忠皇帝
作者: liuqiqi0798 時間: 2012-12-8 12:16
绿营军则是为弥补满军的不足而建立的汉人组成的汉兵
作者: bagsoft 時間: 2012-12-8 12:21
涨知识啦!
作者: q492649166 時間: 2012-12-8 12:28
受教了 早上看了一早上 历史帖
作者: mrtpic999 時間: 2012-12-8 12:38
不错,增长见识。
作者: 岂曰飞鱼 時間: 2012-12-19 20:13
两者的待遇相差太大
作者: lhs19900904 時間: 2012-12-21 14:57
无图无真相
作者: pleasecallmecou 時間: 2012-12-25 01:09
一个是卒,一个是有能力的打手!
作者: huo7028028 時間: 2012-12-29 17:05
勇是不是敢死队
作者: bt0417 時間: 2012-12-29 17:10
就是官兵和民兵的区别了
作者: zhl1980 時間: 2012-12-30 02:49
学习了 谢谢
作者: 终极角落 時間: 2013-1-21 17:56
长见识了
作者: taeyou 時間: 2013-1-23 12:55
受教了
作者: g071001 時間: 2013-1-23 13:26
长姿势了。。。
作者: zbenzben 時間: 2013-1-27 16:59
受教了》》》》》》》》》》》》
作者: 617776878 時間: 2013-1-27 18:21
还真是长知识了
作者: snkzh323 時間: 2013-1-30 10:12
原来是这样的啊
|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hkcdnweb.store/) |
Powered by Discuz! X2.5 |